半島網6月6日訊(記者 張永平 王立軍)近日,美國喬治梅森大學孫紅梅教授和美國杜克大學茶社創始人劉杰到日照圣谷山茶場有限公司調研。期間,參觀了圣谷山南山茶園,采摘茶葉,體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藝,結合中美飲茶文化差異,就開發美國市場提出建設性建議。
飄洋過海來到山東日照,親手采摘炒制一杯中國好茶。帶著此行目的,孫紅梅和劉杰在日照圣谷山茶場董事長高建華的陪同下,來到圣谷山南山茶園采茶。在圣公山腳下,茶葉迎風自由生長,與茶葉同樣生長茂盛的還有各種雜草,有的甚至有一米多高,一行人邊拔草邊采茶。
“為什么不用除草劑除草呢?”孫紅梅問。對此,高建華介紹,做有機茶,不僅對茶葉的生長環境有嚴格的要求,同時對茶園的管理模式也有著嚴格的要求,不能用化學合成的除草劑,只能用人工除草的方式清除茶園里的雜草。圣谷山有五片茶園,眼前這片南山茶園有300余畝,管理起來也是比較費力,工作人員還沒有趕工,趕到這里。
“有保健意識的人喜歡有機產品,但是做有機產品很難,多數人不能堅持,堅持才有可能成功?!备呓ㄈA邊彎腰除草邊介紹說,日照茶從春季發芽開始需要人為勞作,一直到10月上旬,在小雪至大雪節氣之間,對茶園進行澆“越冬水”等養護措施。眼下,隨著農村勞動力的流失和人口老齡化,人工除草的成本也越來越高。
經過一上午的忙碌采摘,三人收獲了三袋茶青。下午,孫紅梅教授和劉杰老師走進圣谷山1966茶博園的非遺工坊,在擁有30多年經驗炒茶師傅的指導下,親身體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日照茶手工炒制技藝。將鐵鍋加熱到二百多度,把經過攤晾的茶青倒入鍋中,不停地翻炒、揉捻,隨著水分蒸發,鮮葉漸漸卷曲,茶葉的香氣開始彌漫開來。
孫紅梅教授體驗手工炒茶
劉杰老師體驗手工炒茶
手工炒制一鍋茶葉至少需要40分鐘,期間需要嚴格控制鐵鍋的溫度。不一會的工夫,孫紅梅教授和劉杰老師的雙手就被茶葉燙得發紅,但他們沒有放棄,“殺青蒸汽”“冷揉塑性”“造型烘干”“烘干凝香”,經過一系列工序,一鍋茶香四溢的日照綠茶炒制完成。
看著親手炒制出來的茶葉,孫紅梅和劉杰不禁感嘆手工炒茶的艱辛,對炒茶師傅三十多年如一日的匠心堅持,表示由衷欽佩。
隨后,孫紅梅和劉杰來到茶空間品飲圣谷山日照綠茶,分析美國市場的開發與建設。孫紅梅結合跨文化研究領域,對開發美國市場給出了規劃建議。劉杰老師則結合美國消費者品飲習慣,提出差異化產品開發建議。
孫紅梅,美國喬治梅森大學中國項目協調員、副教授,主要研究跨文化視域下的中國傳統。著有《猴王的轉變:中國史詩級形象的改編》(華盛頓大學出版社,2018年出版),論文見于《中國文學研究前沿》和《亞太翻譯與跨文化研究》。
劉杰,來自成都,畢業于美國杜克大學計算機系,留美7年,習茶7年,致力于在國外推廣茶文化。作為學校茶社創始人及社長,聚集了1500多名社員,三年間舉辦了近百場茶會。劉杰是美國大學茶社聯盟創始人,該聯盟聚集了包括哈佛大學、康奈爾大學、加州大學等6所高校的茶社。劉杰創辦了海外茶手機軟件“MyTeaPal”和全球茶俱樂部“MyTeaPal Club”,同時還是“MyTeaPal Community”創始人,該社群現有兩千多名成員。劉杰是“Gong Fu Cha”社群的四個管理員之一,該社群是全球最大的功夫茶交流社群,共有三萬多人。
近年來,中國茶受到很多美國人的青睞,隨著美國大城市中茶葉店的數量越來越多,購買傳統中國茶的美國消費者越來越多,特色中國茶逐漸在美國市場走俏,喝茶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孫紅梅教授和劉杰老師的此次調研,將會促進中美之間茶文化的交流,推動圣谷山茶走向海外市場。